诗既亡,春秋作。寓褒贬,别善恶。

阅读:1204 次

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


【解释】


    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,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,所以孔子就作《春秋》,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。


【启示】


    我们读春秋,除了能够了解当时一般政治和人民生活情况,更重要的是累积前人的经验,成为自己做人处事的借鉴。


【相关典故故事】


    一、我国最古老的诗集是《诗经》。他的题材很广泛,包括了社会风气、生活状况,还有贫民百姓的感情和思想。分为国风、大雅、小雅、颂四种。在《诗经》中,不仅内容生动有趣,就连所使用的语言也很活泼,这些诗作,是需要大家细心的去品味的。春秋时代,诗的精神已经丧失了,在这个时代中周朝王室已渐渐失去了约束诸侯的力量,孔子看到了这种混乱的情形,心里很担忧,于是便作了《春秋》这部书。《春秋》是本对现实的政治做客观的褒贬,以及对各个诸侯国做善恶行为分辨的书籍。这本书里有著名的“ 春秋五霸” ,这些诸侯国彼此争名夺利,战争不断,《春秋》这本书,就是针对他们来做评论的。  


    二、《春秋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,可算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史记,记载了上自鲁隐公元年,下至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,共242年,经历了12公。当时大夫若能得到《春秋》的褒扬,比得到天子的嘉奖还要荣耀;若是受到《春秋》的贬斥,那比受到天子的杀戮还要羞耻。前人说孔子删修《春秋》,意在“寓褒贬,别善恶”,将对历史人物的褒贬之意寓含在历史事实的记载之中,分别是忠善奸恶,做到“微而显”,“志如晦”,“婉而成章”,即所谓的“春秋笔法”。后世学者应从字里行间去搜寻它的微言大义。

如想转载该文章请注明出处:强国说学习-qiangguoshuo.com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