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有虞,号二帝。相揖逊,称盛世。

阅读:1019 次

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


【解释】


    黄帝之后,有唐和虞舜二位帝王,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,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,在两位帝王治理下,都能以人民的利益为先,个人的私利为后,雍容大度,禅让帝位,称得上是一段太平安康的盛世,人人称颂。


【启示】


    尧是位很贤德的帝王,他把帝位禅让给有贤能的舜做继承人。当然舜也不负众托。在他们所处的这段历史时期,是中国上古历史上的黄金时代。


【典故】


    尧舜禅让


【相关典故故事】


    一、关于上古时期的种种传说,因为没有文字的记载及遗迹作为依据,所以我们多以神话来看待他们。就像夏禹,曾有人认为他是一只大虫呢!但是,无论这些神话是真是假,至少可以让后代的人,了解先民生活演变和进化的情形。相传上古时,有巢氏教人架木为巢;伏羲氏教大家驯养家畜;神农氏教人播种五谷,还有燧人氏教人转木取火等,正说明了我们的祖先是如何从野蛮迈向文明的。由于这些人帮助人民改善生活,便被推举为部落的首领。而黄帝则是因为发明了新的东西,让大家感激在心,所以中国人喜欢以黄帝的子孙来自居。之后,又有许多的皇帝产生,其中以尧和舜最受人推崇。尧舜的“ 禅让之治” ,更是众所周知。看来远在上古时代,中国的祖先们便以懂得“ 以礼服人” 的道理,难怪中国会被称为“ 礼仪之帮了。 


    二、尧帝退位时,想找一个贤德之人来继承帝位,他把手下的长老们都召集起来,商量推选一位能担当此重任的人。有人提出了舜。尧便问:“舜有什么才德呢?”臣子说:“舜是盲人的儿子。虽然他的父母不通情达理,他的弟弟十分傲慢,对他也不恭敬,但他还是对父母孝敬,对兄弟友好、谦让。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有德行的人。”尧听后认为舜是一个合适人选。尧先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、女英嫁给舜,想看一看他会不会照顾家。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都治理不好,那也就不必谈治国了!然后,尧又命令人把舜带到荒野的地方去,看他是否能很镇静地应付各种恶劣的环境。舜最后顺利通过了尧的每一次考验,证明了自己是继承帝位的最佳人选。尧把帝位让给了舜。这是历史上有名的“尧舜禅让”故事。

如想转载该文章请注明出处:强国说学习-qiangguoshuo.com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