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不学,非所宜。幼不学,老何为。

阅读:1648 次

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


【解释】


    父母老师尽心尽力地教育孩子,但是小孩子不好好学习,这是很不应该的。一个人如果小时候不好好学习,那么到年老的时候还能有什么作为呢?


【启示】


    一个人如果小时候不用功学习,那么长大后会后悔哀叹的。因为他老的时候不能有什么作为。正所谓: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一寸光阴一寸金。


【注释】


    子:孩子。 


    宜:应该,适宜。

 

    幼:年幼。

 

    老:年老。

 

    何为:做什么。


【相关典故故事】


    一、北宋时,浙江有一个神童叫方仲永,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写诗。很多人慕名登门造访,也有人重金请他写诗。方仲永的父亲看到写诗可以赚钱,就忙着带方仲永四处表演,而没有让他读书。就这样过去了七八年,方仲永变得和普通人一样,再也不能随随便便就能写出诗来。


    二、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司马光曾被皇帝封为温国公。后人多称他为“司马温公”,他从小聪慧过人,被人们称为“神童”,但他并不骄傲。为了每天早起读书,他请木匠做了一个圆木枕头。用这个枕头睡觉,睡熟后只要一转头就会滑下来,头磕在床板上,人马上就惊醒了,于是马上爬起来读书。就这样,司马光孜孜不倦地学习、读书,事业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。“温公警枕”勤奋的故事,也就成为后人争相学习的事例。

如想转载该文章请注明出处:强国说学习-qiangguoshuo.com

相关文章